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本论坛 (http://www.sinodentallab.com/bbs/index.asp) -- 医技交流区 (http://www.sinodentallab.com/bbs/list.asp?boardid=15) ---- [转帖]铸造嵌体冠临床应用 (http://www.sinodentallab.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5072) |
-- 作者:coco -- 发布时间:2008-08-06 16:03:02 -- [转帖]铸造嵌体冠临床应用 铸造嵌体冠在短冠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铸造嵌体冠有效提高了短冠牙修复时的固位,增强了抗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在临床牙冠较短的牙齿上制作全冠较为困难,嵌体冠结合嵌体与全冠的特点,同时从冠内与冠外获得固位形,提高了修复体的固位力,增强了牙体组织的抗力。我们自1994—2001年间,对72名患者90颗短冠牙采用铸造嵌体冠修复,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用铸造嵌体冠修复短冠牙,经临床1—7年的追踪观察,除1例因根尖病变拔除,1例因食物嵌塞重新修复,1例因牙牙合创伤冠折外,其余修复体固位良好,未见松动、脱落,其边缘密合,未发现继发龋及牙周组织病变,咀嚼功能良好,修复成功率达96.7%。 3 讨论 无髓牙易引起折裂,而传统的银汞和树脂充填、嵌体修复又不能提高牙尖抗力,因此,临床上大面积充填治疗牙齿,需用冠类修复;就隐裂牙而言,为防止隐裂的发展和患牙折裂,也应及时以全冠修复。此法对临床牙冠高度足够的患牙较易获得满意的效果,而对于严重磨损的后牙、未完全萌出的恒牙及缺损面积较大的短冠牙齿,常因缺乏足够的固位和抗力而导致修复失败。临床上可以用手术方式增长临床牙冠,但患者往往因对手术的恐惧及费用的增加而不能接受;采取增加基牙,用联冠的形式来保证冠的固位,需多磨一颗健康牙;采用牙体制备时使轴壁互相平行、制作轴沟及针道等虽可增强固位力及抗力,但对牙冠较短的牙齿作用不大。嵌体是一种冠内固位体,全冠则为冠外固位体,嵌体冠将两者相结合,同时从冠内和冠外获得固位,解决了短冠牙齿制作全冠时的固位问题,恢复了短冠牙齿的外形及生理功能。冠的边缘包绕于牙根颈部的牙体表面并与牙根表面相延续,产生“环抱效应”,将压力分散于整个剩余牙体组织,提高了牙根对纵裂的抗力,增强了短冠牙齿对抗垂直向牙合力及侧方压力的能力。 应用铸造嵌体冠修复死髓短冠牙,患牙必须经完善的根管治疗或塑化治疗。患牙牙冠缺损尽量在龈上,如果缺损略低于龈缘,应先切龈暴露根面,使最后修复体的边缘超过龈边缘,达到健康牙体组织。铸造嵌体冠还能修复严重磨耗、髓腔凹窄的活髓短冠牙,但牙体制备时必须注意切勿损伤牙髓。对髓腔较大的活髓牙则不宜使用。 铸造嵌体冠的临床牙体制备操作简单,无需进行根管制备,安全性高。嵌体洞型应用灵活,可根据各种不同的临床条件,如牙体形态、牙髓活力、修复体长度、残余健康牙体组织量等来设计胎面洞形的大小、形态、深度。 创伤牙合是引起牙折裂的重要致病因素,短冠牙龈胎距离短、咬合紧,在修复时极易形成创伤牙合,因此,嵌体冠戴人时的调牙合及黏固后的再调牙合是短冠牙修复中的重要步骤。同时,嵌体冠在制作时,牙合面牙尖斜度应降低,以减少侧向力,避免胎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