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风HOLO技工比色板的颜色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松风HOLO技工比色板各组各色阶颜色分 布的规律*。方法:采用数码摄影和计算机技术对松风HOLO技工比色板的 不透明瓷、颈部瓷、透明瓷进行测量,通过L-C平面图及a-b散点图分析。结果:测定数据表明比色板各组颜色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组相同色阶比色板彩度C 排列顺序为:颈部瓷>牙本质瓷>不透明瓷>透明瘊,但就占有的颜色分布区域而言,牙色 的主要因素。同组不同色阶的确彩度之间差距较明显,肉眼较容易区分不同色阶比色板,因 此技工行烤瓷冠颜色的修正时,应首先考虑牙体部的牙本质的彩度和明度与其它比色板间的 差异。
[关键词] 比色板; 颜色; 数码摄影; 计算机
技工加工烤瓷牙时颜色的决定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每个人对颜色感觉上存在着客观和主 观程度上的差异,加之堆瓷过程中瓷粉的多寡、层次分明否、震荡和混合瓷粉的程度不同, 因此最终得出的颜色结果有差异。国内曾有数学者对比色和混色作了研究,目前尚无学者进 行松风HOLO技工比色板的不透明瓷、牙本质瓷、颈部瓷、透明瓷进行测量分析,本研究采用 数码摄影和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测量分析,探索技工比色板各层瓷粉颜色分布的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仪器
电脑:奔腾Ⅱ处理器、128MB、6.2G、颜色系统:sRGB、真彩色24位、1024×768dpi、软件:Adobe Photoshop5.0、白点——6500°K(D65)、 彩色显示器1英寸、数码照相机:型号OLYMPUS C1400L、像数1400000、实验光源:Adec 标 准牙科光源(色温:6000°K)。
2. 材料:HOLO技工比色板;国际印刷协会推荐的 PANTONE HEXACHROME 色标
3. 颜色系统:采用CIE(国际照明协会)1976Lab表色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在该系统 中,L*代表明度,A*代表物体在红绿色轴上的颜色分布,a*为红色方向,-a*为绿 色方向;b*代表物体在黄蓝色轴上的颜色分布,+b*为***方向,-b*为蓝色方向,a*和b还决定色相(H*ab)和彩度(C*ab),其关系式如下:H*ab=arctarn(b/a *);Cab=[(a*)2+(b*)2][1/2]
4. 测定方法:拍摄松风HOLO技工比色板,将其拍摄结果通过C-2.1WE软件输入计算机,对采 集图象进行颜色修正。选择国际印刷协会推荐的PANTONE HEXACHROME 标准色标,用计算机 测定其HSB值(H代表色相、S代表彩度、B代表明度),将图象的红、蓝、绿绝标修正到标准光 源下的红、蓝、绿色标HSB值。分别读取比色板不透明瓷、牙本质瓷、颈部瓷、透明瓷的L 、a、b数值。
结果与统计
测定数据见表1~3。根据比色板不透明瓷、牙本质瓷、颈部瓷、透明瓷L、C值分别绘 制不透明瓷、牙本质瓷、颈部瓷、透明瓷、透明瓷的L-C曲线图及a-b散点图见图1-3。
图1 不透明瓷L-C平面图
图2 牙本质瓷L-C平面图
图3 a-b散点图
讨 论
一、测定技工比色板的意义
牙冠从形态上分为颈部、体部、切端部、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特征;从层次上分为不透明层 、牙本质层、颈部层、切端透明层,各层瓷粉同样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特征;各部位的颜色 有赖于形成烤瓷冠的各层瓷粉的颜色以及瓷粉叠加产生的混合颜色效应:包括光的漫射、反 射、折射和透射效应,透明和不透明效应、条件配色效应,荧光效应,表面纹理效应等。要 了解牙冠各部位的颜色特征,首先必须了解形成烤瓷的各层瓷粉的颜色,这是研究混合颜色 效应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技工比色板各层瓷粉测定,为了解牙冠各部位颜色产生和分布的 规律*提供理论依据[2]。
表1 不透明瓷、牙本质瓷L*、a*、b*
色号 | 不透明瓷 | 牙本质瓷 | ||||||
L* | a* | b* | C*ab | L* | a* | b* | C*ab | |
A1 | 97 | 0 | 3 | 3.0 | 90 | 0 | 6 | 6.0 |
A2 | 95 | 0 | 5 | 5.0 | 86 | 2 | 10 | 10.2 |
A3 | 92 | 0 | 6 | 6.0 | 83 | 3 | 15 | 15.3 |
A3.5 | 87 | 1 | 10 | 10.0 | 76 | 6 | 19 | 19.9 |
A4 | 77 | 1 | 16 | 16.0 | 72 | 9 | 24 | 25.6 |
B1 | 96 | -1 | 2 | 2.2 | 89 | 0 | 6 | 6.0 |
B2 | 93 | 0 | 6 | 6.0 | 87 | 3 | 10 | 10.4 |
B3 | 89 | 1 | 7 | 7.1 | 84 | 3 | 18 | 18.2 |
B4 | 85 | 2 | 11 | 11.2 | 79 | 5 | 23 | 23.5 |
C1 | 91 | 1 | 3 | 3.2 | 85 | 2 | 10 | 10.2 |
C2 | 87 | 1 | 4 | 4.1 | 82 | 3 | 15 | 15.3 |
C3 | 82 | 2 | 6 | 6.3 | 78 | 3 | 15 | 15.3 |
C4 | 81 | 3 | 10 | 10.4 | 65 | 6 | 21 | 21.8 |
D2 | 92 | 1 | 3 | 3.2 | 82 | 3 | 10 | 10.4 |
D3 | 90 | 0 | 6 | 6.0 | 81 | 3 | 15 | 15.3 |
D4 | 87 | 0 | 10 | 10.0 | 76 | 3 | 15 | 15.3 |
R1 | 84 | 5 | 5 | 7.1 | 73 | 0 | 5 | 5.0 |
R2 | 80 | 4 | 10 | 10.8 | 69 | 3 | 8 | 8.5 |
R3.5 | 73 | 8 | 14 | 16.1 | 65 | 4 | 13 | 13.6 |
R4 | 69 | 9 | 19 | 21.0 | 58 | 5 | 19 | 19.6 |
VR1 | 84 | 5 | 5 | 7.1 | 84 | 0 | 3 | 3.0 |
VR2 | 80 | 4 | 10 | 10.8 | 80 | 1 | 8 | 8.1 |
VR3 | 78 | 4 | 13 | 13.6 | 77 | 3 | 15 | 15.3 |
VR3.5 | 73 | 8 | 14 | 16.1 | 70 | 6 | 17 | 18.0 |
VR4 | 69 | 9 | 19 | 21.0 | 67 | 10 | 16 | 18.9 |
表2 透明瓷的L*、a*、b* |
色号 | L*、a*、b* | C*ab | ||
57 | 94 | -3 | 2 | 3.6 |
58 | 94 | -1 | 2 | 2.2 |
59 | 93 | -1 | 2 | 2.2 |
60 | 80 | 2 | 6 | 6.3 |
T | 92 | -2 | 0 | 2 |
表3 牙颈部瓷的L*、a*、b* |
色号 | L*、a*、b* | C*ab | ||
AC | 66 | 8 | 21 | 22.5 |
BC | 63 | 11 | 24 | 26.4 |
CC | 51 | 12 | 26 | 28.6 |
DC | 48 | 13 | 28 | 30.9 |
二、各层瓷粉L*、a*、b*的分析
由表1-3可以看出,随着A、B、C、D各组比色板色编号数字的增大,不透明瓷、牙本质瓷、 颈部瓷的L值呈递减趋势,表明比色板的明度降低;a*、b*值呈递增趋势,表明比色 板的颜色朝着红***方向变化,但是透明瓷的a*、b*值的递增趋势变化不明显,甚至有 些混乱。透明瓷的a值范围为-3—2,b*值范围为0—6,因此透明瓷所呈现的色调为淡 蓝和淡绿色,口腔内表现为透明效果。颈部瓷的a值范围为8-13,b值范围为21-28, 因此颈部瓷所呈现的色调为淡红和较重的***,颈部瓷高彩度值在烤瓷冠上表现为牙冠颈部 颜色逐步向牙龈颜色过渡效果[3,4]。通过对技工比色板L*、a*、b*值的测定 ,为技工选色和堆瓷提供了定*和定量的参考依据。
三、各层瓷粉L-C曲线及其a-b散点图的分析
根据前述公式及测得的a*、b*值求得C*ab值,建立L-C平面图及a-b散点图(见图1-3) 。L-C平面图表示明度和彩度值在二维颜色空间上的变化。a-b散点图代表相在红—绿、黄— 蓝色彩空间的变化。牙本质瓷不同色号中相同的等级比色板彩度C*ab和亮度L的排列顺序相 同为:A>B>C>VR>D>R;不透明恣不同色号中相同等级比色板彩度C*ab的排列顺序为 :VR>A>B>C>D,亮度L排列顺序为:A>B>D>C>VR;颈部瓷彩度Cab的排列顺序为 :D>C>B>A。牙本质瓷、不透明瓷同组不同色阶比色板彩度Cab值随编号数字的增大而 增大。就a-b散点图来说,不同组比色板色相Hab排列顺序为:颈部瓷>牙本质瓷>不透 明瓷>透明瓷,a、b值基本上成正比例增加,即瓷粉中的红色、***成份成正比例增加,结 果提示:比色板色相Hab的排列是有序的,确定色相较确定彩度和明度容易得多,因此临 床比色时应首先选择色相,即确定被测牙属于A、B、C、D、VR、R中的哪一类。就占有的颜 色分布区域大小而言,牙本质瓷>不透明瓷>颈部瓷>透明瓷,牙本质瓷是决定牙齿颜色的 主要因素,因此临床比色应首先考虑牙本质的颜色,其次才是颈部和切端。
[作者简介] 姚江武(1956~),男,福建人,硕士,现厦门口腔 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任副院长,中日合作厦门德真会齿科中心副董事长,中华医学会厦 门口腔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姚江武(厦门口腔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许德文(厦门口腔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邱子劲(厦门口腔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参考文献
[1] 久世征男,器械测色と新し い ボ一セレンシステム.齿科の色彩,199 8,4(5):61
[2] 长谷川 明,元吞 昭夫.Shade Guideの色调と透明*のダテデ一シヨン について. 齿科の色彩,1998,4(5):36
[3] Swift EJ,Hammel SA.Calorimertric evaluation of Vita shade resin com posite.Int J Prosthodont,1994,7(2):356
[4] Schwabacher WB,Goodkind RJ.Three dimensional color coordinates of nature teeth compared with three shade guides. J Prothodot Dent,1990,6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