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坛口腔修复工艺论坛定制式固定义齿工艺技术交流区 → [转帖]全瓷桩核

您是本帖的第 5195 个阅读者
平板 打印
标题: [转帖]全瓷桩核
coco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业余侠客
文章:323
积分:3018
注册:2008-04-09
发贴心情
[转帖]全瓷桩核

    相对于传统铸造金属桩核,全瓷桩核最大的优点就是其良好的光学*能 ,而良好的生物相容*是全瓷桩核的另一大优点。
     桩核冠修复根据冠材料的不同主要有哪几种?
     牙体组织缺损较多的牙齿,可以用冠进行修复,但由于这类缺损往往已经涉及到根管系统,所以通常需要在完善的根管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桩核技术,目前临床几乎都使用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但随着全瓷冠在临床的逐渐广泛使用,金属桩核也日益显现出不足来。金属桩核可能透过全瓷冠[1]以及菲薄的龈组织而影响全瓷修复体的美学修复效果,在前牙区更不能忽视[2,3]。当使用非贵金属铸造桩核时,其腐蚀产物可能沉积于牙龈组织或牙根从而导致以上部位变色[4,5]。尽管有学者采用了在金属核上应用遮色瓷或用遮色的粘接剂粘接全瓷冠[6]等方法,但仍不能完全消除金属桩对牙颈部和根部的影响。为了解决金属桩核带来的上述问题,全瓷桩核应运而生。1989年Kwiatkowski等[7]首次描述了铸造玻璃陶瓷桩核(Dicor, Dentsply)的临床应用情况。1991年Kern等[8]介绍了由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制成的全瓷桩核(In-Ceram, Vita Zahnfabrik)。1995年Pissis[1]提出了一种用玻璃陶瓷材料(IPS-Empress, Ivoclar)将桩、核、冠作为一个整体制作的“monobloc”技术。1995年Meyenberg等[9]介绍了预制氧化锆陶瓷根管桩。1998年Kakehashi[10]等和Ahmad[11]都介绍了氧化锆桩的临床应用。本文就全瓷桩核的制作技术、*能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全瓷桩核修复技术
一、全瓷桩核的制作技术
   目前全瓷桩核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制作技术,分别简述如下:
      · 粉浆涂塑技术
      · 精密复制机加工技术
      · 两段式技术
    1.1 粉浆涂塑技术(slip-casting technique)
    粉浆涂塑技术首先于1988年由Sadoun[12]提出,用于制作全瓷冠。1991年Kern等[8]将此技术用于全瓷桩核的制作,1992年Berg等[13]又进一步将此技术完善。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材料(In-Ceram, Vita Zahnfabrik)制成一段式的的全瓷桩核。
    操作步骤如下:
    1.1.1 根管预备
    类似金属桩核的根管预备,不同的是在根管的冠方要预备一个小嵌体洞形,以防止桩核的旋转。
    1.1.2 复制代型
    将预制的塑料或金属桩就位于根管中,取模,翻制主模,分割代型;以专用的In-Ceram石膏复制代型;磨除专用代型的底部直至显现开口,为粉浆注入时的空气排逸道并指示何时注满;切割代型表面材料,以防止烧结过程中代型材料收缩引起桩的折断。也可以将代型纵剖后用氰化丙烯酸盐粘接剂粘合从而达到减压目的。
    1.1.3 形成铸腔
    在主模上形成核的蜡型并在切端插铸道;形成主模和蜡型的硅模,去除蜡型后将专用代型就位,将两部分的硅模合拢并用橡皮圈扎紧。
    1.1.4 粉浆注入及烧结
    利用超声震荡装置形成均质氧化铝粉浆并注入硅模,待粉浆干后取出,用刀仔细修刮后涂稳定剂(Vita Zahnfabirk)于核上,置于专用炉中烧烤:40℃(6h)→120℃(2h)→1120℃(2h)。冷却后在主模上试合并检查有无微裂纹。
    1.1.5 玻璃渗透
    在桩核表面涂一层镧系玻璃料与蒸馏水调拌而成的混合物,将其置于铂箔上进行第二次烧烤。渗透烧烤结束后,喷砂去除残余玻璃料,在主模上试合,完成桩核。
    1.2 精密复制机加工技术(copy-milling technique)
    随着Celay系统[14]的出现,它所涉及的copy-milling技术除了应用于嵌体、高嵌体[14,15]和冠桥支架[16]外,也用于桩核[17]的制作。操作步骤如下:

    1.2.1 根管预备
    类似粉浆涂塑技术的根管预备。
    1.2.2 制作桩核的胶型(risen pre-post-and-core pattern)
    在患者口中(直接法)或翻制的代型上(间接法)应用Celay-Tech形成桩核的胶型。
    1.2.3 复制桩核
    将桩核的胶型按要求垂直安放在Celay仪的扫描室内,复制出Celay桩核,在主模上试合。
    1.2.4 玻璃渗透
    类似粉浆涂塑技术的玻璃渗透过程。
    1.3 两段式技术(two-piece technique)[17]
    由于氧化锆陶瓷较氧化铝陶瓷有更优秀的机械*能 [18,19,20,21],氧化锆陶瓷正逐步应用于全瓷桩核中。致密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具备较高强度,但烧结后其体积收缩较大,降低了其适合*,此外,对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桩核进行适当调磨也是难免的,但出色的机械*能又导致这种机械加工的困难[20]。两段式技术避免了这一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瓷核及穿过其中的成品氧化锆陶瓷桩结合为全瓷桩核。根据桩与核结合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以下两种:
    1.3.1 粘接技术
    制作好瓷核后再将成品氧化锆陶瓷桩粘接上。操作步骤如下:
    1.3.1.1 根管预备
    类似金属桩核的根管预备。
    1.3.1.2 选择成品氧化锆陶瓷桩
    将成品氧化锆陶瓷桩在患者口中试合,选择适合*好的。
    1.3.1.3 制作核
    应用精密复制机加工技术,在患者口中(直接法)或翻制的代型上(间接法)用Celay-Tech在成品锆桩上形成核的胶型,将该核的胶型从桩上取下后在Celay仪中复制出瓷核;或应用粉浆涂塑技术,在复制的专用代型上插入成品塑料桩,第一次烧烤中该塑料桩自然烧掉而只形成核。
    1.3.1.4 玻璃渗透
    类似粉浆涂塑技术的玻璃渗透过程。
    1.3.1.5 粘接桩核
    将桩与核在患者口中试合好后,分别清洗消毒并涂专用粘接剂于粘接面上,将核在牙上就位后迅速将桩穿过核准确就位于根管中。
    1.3.2 热压铸技术(heat-press technique)[10,22,23]
    将瓷核热压铸于穿过其中的成品氧化锆陶瓷桩上。操作步骤如下:
    1.3.2.1 根管预备
    用专用扩(CosmoPost Kit, Ivoclar)预备根管,提高成品氧化锆陶瓷桩与根管的适合*。
    1.3.2.2 翻制模型
    将对应尺寸的成品氧化锆陶瓷桩就位于根管中,取模,翻制模型。
    1.3.2.3 形成核蜡型
    涂石蜡油,将成品氧化锆陶瓷桩就位于模型中,在其上制作核的蜡型。将蜡型与氧化锆陶瓷桩一起取下。
    1.3.2.4 热压铸
    插铸道,包埋,失蜡,置于专用炉(IPS-Empress EP500, Ivoclar)中。预热到1180℃的陶瓷铸块(Cosmo Ingot)在0.3~0.4MPa压力下充满铸腔并与氧化锆陶瓷桩结合。冷却后去包埋料、铸道,在模型及口内试合,完成桩核。
二、全瓷桩核的*能
  包括光学、生物学、机械*能。目前的研究多限于体外实验,关于全瓷桩核的临床资料还很缺乏。
    2.1 光学*能
    相对于传统铸造金属桩核,全瓷桩核最大的优点就是其良好的光学*能[17]。入射光的一部分透射过全瓷修复体到达全瓷核,除了部分被反射外,还有部分被吸收和透射,产生类似牙本质层的视觉效果;此外,全瓷桩也避免了较强的反射光透过牙颈部菲薄的牙龈组织,从而赋予全瓷修复体更加栩栩如生的修复效果。

    2.2 生物学*能
    良好的生物相容*是全瓷桩核另一大优点[1,7,8,19]。1992年Ichikawa等[18]通过皮下植入实验观察到,氧化锆陶瓷试件及氧化铝陶瓷试件均完全被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植入前后无质量及强度的改变,充分说明了其良好的组织相容*和稳定*。它避免了金属桩核产生的牙根变色问题,使软组织-陶瓷分界面更加自然。
    2.3 机械*能
    传统全瓷材料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韧*相对较低,这是限制其应用于全瓷桩核的主要原因。因此,关于全瓷桩核材料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上。尽管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的三点弯曲强度可达446±64MPa[24],但1995年Kern等[25]就全瓷桩核应用于牙体的初步研究显示,用氧化铝陶瓷(In-Ceram)制作的桩核修复前牙,其断裂强度为168.5±47.8N,仅是用金属桩核修复的前牙的1/3,当粘固上In-Ceram全瓷冠后,强度增加为342.0±50.9N,表明冠的最终粘固明显提高了牙体、桩、核、冠复合体的强度。
    2002年张玉幸等[26]比较了Celay全瓷桩核、铸造金属桩核及Parapost预成桩复合树脂核修复的根管治疗牙全冠修复后的断裂强度,在牙体预备保留2.0mm高的牙本质套圈时,Celay桩核的强度(758.35±119.26N)可基本满足临床要求而不致发生桩核的折裂。
    氧化锆增韧陶瓷较氧化铝陶瓷有更高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韧*[27]。Christel等[19]及Yildirim等[21]均报道钇稳定氧化锆(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um oxide, YPSZ)陶瓷材料有高达900~1200MPa的弯曲强度,是致密烧结纯氧化铝的三倍,断裂韧*为9~10MN/m3/2,是致密烧结纯氧化铝的两倍;Filser等[20]也报道,四方氧化锆多晶体(tetragonal zirconia polycrystals, TZP)陶瓷的弯曲强度高达900MPa,远高于In-Ceram和IPS-Empress。氧化锆的增韧机理可能是应力诱导相变增韧:ZrO2从高温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将发生马氏体相变(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由亚稳态的四方晶相转化为单斜晶相,体积有3%-5%的增大。但由于基体对ZrO2晶粒的弹*束缚作用,ZrO2相变受抑而保持在四方晶相。当由于外力作用使束缚力解除时,ZrO2将发生马氏体相变。①相变过程中伴随的体积膨胀对裂纹产生压应力,抑制裂纹扩展;②相变过程中伴随的体积膨胀及剪切应变使单斜晶相ZrO2周围产生大量微裂纹,当这些微裂纹处于主裂纹前端作用区时,吸收或释放了主裂纹的部分能量,从而抑制主裂纹的扩展。氧化锆的增韧机理还可能是裂纹偏转和弯曲增韧:增韧是由于裂纹与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单斜晶相ZrO2颗粒周围的残余应力场使主裂纹偏转或弯曲,使ZrO2颗粒像销钉一样锁住裂纹前端(“钉扎”效应),从而有效抑制裂纹的扩展[18,28,29]。
    打不破的氧化锆陶瓷
    但氧化锆陶瓷用于桩核系统时,其强度并不高于传统铸造金属桩核。2001年Butz等[23]进一步就全瓷桩核/牙体复合体的*能作了体外研究,100%全瓷桩核(Cerapost, Komet/Empress-Cosmo, Ivoclar)修复的离体牙和63%用氧化锆桩/树脂核(Cerapost, Komet/Clearfil core, Kurary)修复的离体牙通过了热力学疲劳测试。全瓷桩核组的断裂强度为378±64N,氧化锆桩/树脂核组仅为202±212N,铸造桩核组为426±178N。所以不主张氧化锆桩/树脂核这种形式的修复应用于临床;相对于金属桩组大多数样本的根尖1/3斜折,全瓷桩核组所有样本的折裂都发生在牙体颈1/3,提示临床应用桩核技术修复的患牙折裂后,采用全瓷桩核的有二次修复的可能。为全瓷桩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室基础。
    关于两段式全瓷桩核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学者也进行了研究。Jeong和Kern等[30]的实验提示,全瓷桩核中桩与核之间采用粘接连接较直接热压铸连接的更好,桩核连接处的断裂强度更高,推测原因可能为:直接热压铸的过程中在桩核连接处产生了应力。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全瓷桩核制作工艺的必要*。这一点在离体牙实验[31]中尤为明显,用粘接连接的氧化锆桩核及全瓷冠修复的离体牙的断裂强度是热压铸连接组的3.2倍。

三、全瓷桩核的临床应用
   全瓷桩核适用于对金属过敏、美观要求高的患者。由于氧化铝陶瓷桩核的断裂强度有限[25],粉浆涂塑技术及精密复制机加工技术制作的全瓷桩核仅适用于根管粗大且周围无太多牙本质缺损的牙[17];两段式技术制作的全瓷桩核不适用于根管过于粗大且根管横截面较扁的牙,因为成品氧化锆桩不能在这种形态的根管中获得良好的适合*[22]。
    已有许多学者在关于氧化铝陶瓷的粘接效果的研究[32,33]中提出,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要求:摩擦化学法SiO2涂层的基础上应用传统Bis-GMA粘接剂,或在喷砂基础上应用改良的含有磷酸单体的粘接剂。临床追踪效果[34]是令人满意的。随后,Edelhoff等[35]在表面处理对瓷-瓷(致密烧结氧化铝以及钇稳定氧化锆)粘接强度的影响的实验说明,氧化锆陶瓷获得良好粘接效果的条件类似氧化铝陶瓷,硅烷耦联、摩擦化学法SiO2涂层后瓷-瓷粘接强度较氢氟酸酸蚀处理后明显提高,但摩擦化学法SiO2涂层在模拟环境(pH5.2, 37℃)条件下,强度随时间下降。Wegner等[36,37]在树脂对氧化锆陶瓷粘结效果的研究中也发现,在传统Bis-GMA粘接体系基础上改良的含有磷酸单体的粘接体系(如Panavia系列)是唯一能被推荐用于临床上氧化锆陶瓷的粘接的。Kathy等人[38]的实验证实了Wegner的观点。尽管目前还缺乏大量的长期临床数据,但对Cosmopost桩的临床追踪情况表明,用新型粘接剂将经硅烷耦联或SiO2涂层处理后的Cosmopost桩粘接于患牙并行全瓷冠修复后的短期(24月)效果是令人满意的[39]。2002年Edelhoff等[40]关于几种核材料在氧化锆桩上固位的实验说明,全瓷桩核间的粘接需要氧化铝喷砂、氧化硅涂层、硅烷耦联及新型粘接剂等才能保证其固位。
 四、小结
    全瓷桩核具有良好的光学及生物学*能,能提高全瓷冠的修复效果。但目前全瓷桩核材料的机械*能还需改进,同时,也需要长期、大量的临床数据以及简化操作技术、降低成本,方能促进其在临床的应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08-06 16:06:08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00 - 2010 Aspsky.Net
页面执行时间 00.07813 秒, 3 次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