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本论坛 http://www.sinodentallab.com/bbs/
1.1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 关于修复体龈边缘位置曾经是各方争论的焦点。通过十年的临床实践,笔者同意只要不影响美观尽可能设计龈上边缘。因为龈上边缘容易精确地预备,而且取模和戴牙时也不易损伤软组织。粘结式修复体的龈下边缘已被证明是牙周病的一个主要病因,特别是当该边缘环绕结合上皮时。在前牙和上颌双尖牙上做金属熔附烤瓷冠,唇(颊)龈边缘为了隐藏金属边缘被迫置于龈下,以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龈下边缘应位于游离龈嵴顶下0.75~1.00mm,但是目前国内部分医生预备的龈边缘位置过深。有研究表明:当龈下边缘位于游离龈嵴顶下超过1.5mm时,将发生骨收。
1.2边缘适合*** 修复体和基牙结合部位是继发龋和牙周病的潜在危险区。优秀的预备龈边缘是均匀和光滑,达到该标准需要我们口腔修复医生较高的操作技能。精确预备的边缘为组织处理、印模、代型修整、制作蜡型和精修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边缘几何形态 边缘横断面的几何形态有羽状、斜面、凹槽和肩台四种形式。经过实践的大浪淘沙,羽状边缘已经被淘汰。多数修复体的龈边缘采用凹槽和肩台两种形式。
1.4轴面磨除量 正常的牙体外形凸度可以使牙龈组织保持适当的张力,当修复体轴面凸度过大时,使得患者很难控制龈边缘的菌斑。最常见的原因是:当预备体为活髓牙时,由于牙备量不足,造成修复体轴面凸度过大,龈边缘处形成悬突,结合部的连接不够平滑。
1.5组织处理和印模采集 固定义齿的印模要求精确复制预备后基牙表面的细微结构,其中最关键的部位是预备体龈边缘根方未预备的牙体组织外形,否则技师只能靠猜测进行工作,边缘适合***的精度也将无法达到。精确的印模是建立在健康的牙龈组织、良好的涎液控制、正确的排龈操作和优秀的印模材料基础之上。排龈的重要***是中国口腔修复界在固定修复学上一个质的飞跃。通过排龈,扩大龈沟,暴露预备体关键的部位,为印模材料的进入创造必要的条件。应该注意的是必须使用专用的器械,注意不要使用过大的力量,否则容易撕裂结合上皮的附着,导致不可逆的牙龈萎缩。印模材料有很多种类,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可以精确反映预备体龈边缘及周围组织关系的印模材料有琼脂印模材料和硅橡胶印模材料。一般的海藻酸盐印模材料不能用于工作模型的印模
1.6暂时冠 为了便于患者控制菌斑,暂时冠必须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正确的轴面凸度和光滑的表面。当暂时冠的龈边缘位于龈下时,更为重要。因为粗糙的暂时冠会影响菌斑控制,所以必然损害牙周组织健康
1.7技工制作 在制作代型时,首先要用专用的边缘线笔描记边缘位置,然后在修整代型。在制作蜡型、试戴修复体、上瓷、打磨和抛光等各个环节中注意边缘位置。我国在技工制作方面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边缘适合***上。
回顾固定修复在中国发展的二十多年,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进行了不停的探索,在固定修复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历史和经济及教育的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医生仍然未认识到固定修复龈边缘与牙周健康的密切关系,不正规的操作、不良的固定修复体依然威胁着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