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全景片定位上颌前牙埋伏阻生30例临床分析
作者:耿玮、柴晓东、陈智能  时间:2010-12-02 16:00:56  点击:640次

  关键词: 上颌咬牙合片 全景片

  口腔内各牙位均可发生阻生牙, 年龄以8~14 岁最多见,除第3 磨牙外,上颌尖牙发生率最高0. 9 %~2 %[1 ]。普通牙片仅提供了二维情况,包括和邻牙的关系、高位和低位情况。而确定其在颌骨内的三维位置及和邻牙牙根的关系必须采用定位技术。作者采用全景片和上颌咬牙合片的组合方式探讨了这种新的定位方法, 认为较根尖片和上颌咬牙合片的定位对整个颌骨和牙弓情况有更准确的了解, 对治疗方案确定有更大的帮助,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1998~2001 年门诊30 例上颌埋伏牙患者中男12 例,女18 例。年龄10~20 岁,平均(14. 2 ±0. 53) 岁,其中70 %位于10~14 岁年龄段。牙位分布: 上颌尖牙20例,侧切牙7 例,中切牙3 例。

  1. 2 埋伏牙定位方法采用全景片和上颌前部咬牙合片的组合方式: 用Orthopantomograph OP100 Advanced Dental Imaging摄标准模式的全景片。上颌前部咬牙合片:“X”线中心由埋伏牙处射入,球管投射角度和牙合平面成70~75°∠,距离30cm[2 ]。1. 3 结果30 例上颌埋伏牙经定位测定腭侧位19 例,唇侧位10 例, 1 例位于牙弓间, 腭侧和唇侧的比率为2 : 1。牙轴近远中向或垂直向的27 例, 水平阻生的仅3 例, 详见表1。

  2、讨论

  根据投影学原理和Clark 法则[3 ] , 埋伏牙的定位是按物体和球管的距离不同,而随着球管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如果随着球管的移动,埋伏牙移动的方向和球管移动方向一致,表明埋伏牙离球管比较远,位于牙列腭侧。埋伏牙如果和球管移动方向相反,则位于牙弓的唇侧。球管的移动方向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移动。(1) 垂直方向的球管移动: 通常先拍摄全景片, 以便能确定埋伏牙的二维情况,调整咬牙合片拍摄时射线的中心位置,全景片的球管和牙合平面呈7 °∠,本组病例咬牙合片的投射角度从传统的60~65°提高到70~75°, 这样在垂直方向上角度差可达63~68°, 球管垂直方向移动距离越大,埋伏牙移动方向越容易判断,参照物通常选用邻近牙根。(2) 水平方向的球管移动: 由于全景片的球管围绕着患者的头部呈圆形转动, 射线并不能始终和牙弓呈90°∠, 有时可以失真。因此水平方向的球管移动法往往采用两张根尖片法, 或则两张咬牙合片的组合方式。根尖片覆盖范围较小,不能准确反应和邻牙关系,需要定位时,埋伏牙和参照牙之间移动距离不明显,往往较难判别。所以作者认为采用球管垂直方向移动的定位方法,即全景加咬牙合片的组合方式较好。(3) 全景片中埋伏牙大小的变化: 如果埋伏牙位于牙弓腭侧,与球管方向近而与底片方向远,则被放大;而位于唇侧则缩小。通过测量每个牙的大小,可以得出初步诊断,但是如果埋伏牙大小不规则,往往可以导致错误结论。因此全景片中牙齿大小的变化并不能推论埋伏牙的位置。

  本组病例中尖牙20 例, 发生率最高。可能和尖牙的萌出时间较晚及萌出途径较长有关[4 ]。腭侧位多于唇侧位,比率近2 :1 ,据认为和腭部粘膜较唇侧厚有关。牙轴为垂直方向和近远中向可以通过牵引而导萌的27 例, 水平阻生的仅3 例。因此10 岁以后临床上对乳牙滞留、恒牙延迟萌出,颊腭侧异常的骨质隆起, 应摄上颌全景片了解整个上下颌骨和牙弓情况, 对深部埋伏牙建议加摄上颌咬牙合片, 在可能情况下增加垂直方向上投射角度, 这样可了解整个牙弓三维情况,早期的诊断治疗可使大多数患牙得到保留。还有1 例患者冠根移动的方向相反, 牙冠和球管移动方向一致位于腭侧, 而牙根和球管移动方向相反, 位于唇侧, 整个埋伏牙横跨于牙弓之间。

  Thilander 对7~13 岁儿童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埋伏牙发生率达2. 2 % [5 ]。一般只需通过口内触诊,观察有无邻牙的倾斜和移位就可以定位, Ericson 统计大约还有37 %患牙需依靠“X”定位技术。作者推荐采用全景片和咬牙合片的组合方式定位,它能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外科手术途径及牵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良. 406 例阻生牙的X线影像分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3 ,9 :3.

  2、邹兆菊主编. 口腔颌面X线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0.

  3、Jacoby H. The etiology of maxillary canine impactions AmJ Orthod ;1983 ; (2) :125.

  4、Ericson S. Radiographic accessment of maxillary canine eruption in chi -ldren with clinical signs of eruption distubrance. Orthod 1988 ;10 :283~295.

  5、Samir E. Treatment of palatally impacted canine AmJ orthod 1992 ;101 :157~171.

  全景片定位上颌前牙埋伏阻生30例临床分析

  出处:浙江临床医学2003 年1 月第5 卷第1 期

  作者:耿玮、柴晓东、陈智能

  来源:牙易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