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周储备力
1、咀嚼力:咀嚼肌收缩时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
2、牙合力:在咀嚼运动中,个别牙齿或部分牙齿承担的力量称咀嚼压力或牙合力。为咀嚼力的一部分,具有个体差异。
3、牙周储备力:日常生活中,咀嚼食物时所需牙合力,仅用了牙齿所能承受牙合力的一半。因此,牙周组织还有相当一部分牙合力未被发挥,这部分未被发挥潜留在牙周组织中的牙合力即为牙周储备力或牙周潜力。
固定义齿修复时就是动用了基牙的牙周储备力,这是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二)牙周膜面积
是反映牙齿牙周储备力大小的依据。上下第一磨牙的牙周膜面积最大,其次是第二磨牙,尖牙次之,上颌侧切牙和下颌中切牙的牙周膜面积最小。由此可见,第一磨牙是最好的基牙,而上颌侧切牙和下颌中切牙是最差的基牙。
当牙周组织萎缩时,牙周膜面积会相应减小,以至于牙周储备力也相应降低;当牙周膜面积会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作为基牙。
单根牙以牙颈部的牙周膜面积最大;多根牙以根分叉处的牙周膜面积最大,颈部次之,向根尖区逐渐减小。
(三)牙槽骨结构
牙槽骨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基牙,承受由牙周膜传递来的牙合力。健康的牙槽骨骨质致密,骨小梁排列整齐,能承受较大的牙合力,因此具有较多的牙周储备力。此类牙齿适宜作基牙。
废用牙的牙槽骨骨质疏松,骨小梁排列紊乱,出现废用性吸收,牙周储备力下降,承受牙合力的能力减弱。此类牙齿不适宜作基牙。
出处:丰达牙科
来源:牙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