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修复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0-13 14:43:27  点击:401次

      牙列末端游离缺损采用卡环为固位体义齿修复,因缺牙区远中无强有力支持,咀嚼时义齿翘动易引起基牙和缺牙区软硬组织创伤。既往众多学者提出采用近中颌支托以保护牙列末端游离缺失修复后基牙和缺牙区组织的健康。自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在临床应用后,许多资料提示该修复方法对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修复效果有明显提高,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1、支持组织位移

      牙列末端游离缺失(37,36,46,47缺失)采用三种不同设计(设计近中颌支托,远中颌支托,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通过实验结果比对分析显示,三种设计中基牙和邻牙的牙周支持组织以及基托下支持组织的位移有教大差别。、

      垂直位移分析:采用远中颌支托加载时,基牙和邻牙牙周支持组织的位移差异显著,近缺牙区基牙因直接受到颌支托传递的垂直力,其基牙牙周支持组织受力明显大于邻牙,基牙的垂直向移动度要大于邻牙约3倍。采用近中颌支托,义齿受力后通过小连接体将颌力传递到基牙,使颌力得到缓冲,基牙牙周支持组织垂直位移比采用远中颌支托减少,而邻牙受到的近中颌支托设计直接影响,垂直位移比采用远中颌支托增加。离基牙较远的尖牙所受到的颌力不大,因此采用远中颌支托相应位移值较小。采用远中颌8支托设计的垂直位移实验结果对比提示,牙列,末端游离缺失时近中颌支托能降低对基牙产生的垂直力,而同时可将力传递到邻牙,但离基牙较远的尖牙分担颌力的作用不大。采用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义齿受力时各基牙牙周支持组织位移与前两种设计有明显差异,第二双尖牙的位移值比采用远中颌支托时有增加,而比采用近中颌支托时有所下降,尖牙位移因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将力直接传递,使位移值比前两种设计均有增加。三种设计对基牙和邻牙支持组织的总体位移趋势分析,远中颌支托与近中颌支托对基牙所形成的位移都比邻牙明显,特别是远中颌支托对基牙产生的位移比邻牙产生的位移有悬殊差异,而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对各基牙支持组织位移比较均

      从水平位移分析,采用远中颌支托和近中颌支托与邻牙支持组织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基本相同。采用近中颌支托基牙支持组织位移比采用远中颌支托小。而邻牙(第一双尖牙)位移值比远中颌支托大,尖牙的位移较小。采用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设计所得结果与上述两种设计有明显差异,各基牙之间水平位移均匀。

      从基托下支持组织位移分析,三种设计的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值在基托各区域之间差异不明显。采用远中颌支托时,磨牙后垫区组织下软组织的垂直位移比近基牙区有增加,采用近中颌支托和套筒冠固位体设计,基托下软组织位移值差异不大。三种设计之间比较分析,采用远中颌支托时基托下软组织位移大于采用近中颌支托,而采用近中颌支托时大于圆锥型套筒冠。

      从基牙和邻牙运动方向分析,采用远中颌支托,义齿受力时,基牙和邻牙(第一双尖牙)向缺牙区倾斜,而尖牙位移小,运动方向朝近中。采用近中颌支托,基牙和邻牙运动方向与采用远中颌支托相反,朝有牙侧倾斜。采用套筒冠时各基牙均朝缺牙区倾斜。

      来源:互联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