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本文报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介入栓塞治疗颌骨中心性血管瘤一例,使用不锈钢圈栓塞供应血管瘤的下齿槽动脉、颌外动脉和舌动脉,栓塞后复查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已消失,原出血牙龈已无出血,效果满意。经文献回顾分析了DSA血管栓塞技术对颌面部管血管瘤治疗的优点,还对栓塞剂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临床资料 张××,男,16岁,汉族,学生,湖北省天门市。 主诉:左下颌牙龈大出血二天。 现病史:二天来,左下颌牙龈大出血,呈喷射状,在当地医院止血无效,来我院急诊,行缝合加压迫未能止血,以“左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收入院。住院号:552569。入院时,病情危重,面色苍白,精神状态差 专科检查:双侧面部对称,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颊侧龈粘膜有一出血点,呈明显活动性出血,颊侧牙槽骨稍膨隆,界清,无压痛,牙无松动及叩痛。 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根尖部有一约1.7×1.5cm骨质密度减低影像。 化验检查:血象检查均在常值范围。 治疗方法: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栓塞术 治疗经过:常规术前准备,局麻下采用Seldi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将导管选择性置于左颈外动脉造影行DSA摄片。造影片示左下颌骨体部见一巨大呈三角形的血管团及血窦,其供血动脉左颌内动脉下牙槽支、颌外动脉及舌动脉均增粗,引流静脉为颌内静脉,呈蜿蜒状扩张。 介及处理:先后超选择至上述血管,用0.038mm钢圈一一栓塞上述动脉,复查造影未见畸形血管显示,去除口腔内填塞纱条观察两小时,无明显出血,拔管(图1、2)。

图1 左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血管栓塞治疗前造影 图2 同上患者左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血管栓塞治
疗后造影 栓塞反应:动脉栓塞后被栓侧面部有轻微疼痛,咀嚼无力,同侧面颊部及下唇有轻度麻木感,1~2天逐渐消失。栓塞一周后,患侧发生轻度面瘫,经理疗等治疗逐渐恢复,无其它并发症发生。 讨 论 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为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取得较好效果[1、2、3]。实践证明,对需手术治疗的颌骨中心性血管瘤,术前采用DSA及介入栓塞治疗,可以有效地阻断瘤腔的供血动脉,控制术中出血,为手术争取时间,保障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并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为颌骨的修补与重建创造有利条件。对于畸形不严重功能未受损害的患者,可以通过栓塞治愈,保留了颌骨而无需手术[4]。 动脉介入治疗血管瘤方法较多,临床应用的栓塞剂有自体组织、明胶海绵、无水乙醇、不锈钢圈、聚乙烯醇等[1]。由于自体组织及明胶海绵对血管栓塞远期疗效欠佳,液态栓塞剂可能发生反流致误栓,本文病例选用了不锈钢圈分别栓塞下齿槽动脉、颌外动脉及舌动脉,栓塞后复查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已消失,原牙龈出血部位已无明显出血,栓塞治疗成功,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血管栓塞疗法治疗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是治疗颌骨中心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