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颌面外科手术二种慢诱导麻醉方法比较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2-07 17:18:56  点击:451次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除唇腭裂外,本院麻醉诱导均采用慢诱导下插管,以提高诱导插管过程中的安全性。现将A、B两组慢诱导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A、B两组患者各100例,年龄为20~78岁之间,手术种类均是
口腔颌面部肿瘤,插管方法为鼻腔插管。术前心血管状况A、B两组均为高血压6例,冠状动脉缺血7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术前常规用药。A组诱导用药为静注硫喷妥钠8~10mg。kg-1,安定0.2~0.4mg。kg-1,芬太尼2μg。kg-1,氟哌啶0.04mg。kg-1。B组为异丙酚1~1.5mg。kg-1,咪唑安定0.07~0.1mg。kg-1,芬太尼2μg。kg-1,氟哌啶0.04mg。kg-1。
       结 果
  两组慢诱导方法对心率、血压、心电图、呼吸、咽喉反射的影响分别见表1、表2align=center>     表1 两组慢诱导方法对心率,血压的影响()

  A组 B组
  诱异前 诱导后 诱异前 诱导后
收缩压
(kpa)
17.0±2.1 17.5±1.8 17.3±1.7 13.0±1.0
舒张压
(kpa)
9.6±1.6 10.0±1.4 9.4±1.0 7.0±0.6
心 率
(bpm)
77.2±10.9 81.4±12.1 78.8±10.1 64.8±4.2

    表2 两组慢诱导方法引起心电图,咽喉反射的变化情况

诱 导 后
心电图变化 呼吸变化 咽喉反射情况
A组

12%患者出现偶发,频发房早,室早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

活 跃
B组

无明显改变

同上

不活跃


    讨 论
  1.诱导中心率、血压的变化 A组静注硫喷妥钠后82%患者心率增快,全组药物注完后73%患者心率仍较术前为快。85%患者血压在诱导结束后都较术前高。B组静注异丙酚后全部患者的心率均减慢,全组药物注完后心率也较术前为慢。而全组患者的血压均降低。但其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幅度均在安全范围之内。从观察中我们认为,A组患者的心率增快主要与硫喷妥钠有关,硫喷妥钠有刺激肾素释放及对心肌直接抑制和扩张容量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而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故以往我们对术前心率快者同时加用r-羟基丁酸钠,以使心率下降。而B组患者心率全部减慢可能因异丙酚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迷走神经张力,使心率减慢。Cullen[1]认为异丙酚还有重新调节压力反射作用,使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减慢。因此,对高龄、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选用B组诱导方法,可降低诱导过程中的心脏前、后负荷以及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和冠状循环,提高安全性。
  2.诱导中心电图变化 A组有12%患者诱导中心电图上出现偶发,频发的房早、室早,静注利多卡因50~100mg后得到改善。A组心电图变化都在诱导早期,应用硫喷妥钠后发生,这主要和硫喷妥钠对心肌抑制甚为显著而且可使冠状血管灌注压下降,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氧耗量增加有关。B组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可能是异丙酚具有清除机体自由基和阻止心肌细胞钙膜内流并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作用,因而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2]。
  3.诱导中呼吸变化 A、B两组用药后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这主要与喷硫妥钠、异丙酚和芬太尼有关。硫喷妥钠直接抑制延髓中枢,使呼吸频率降低,甚至暂停。呼吸抑制时限约3~4min。异丙酚有明显呼吸抑制作用,与芬太尼合用时,更为明显,但时限很短,大约1~2min。鉴于
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的特点,对于估计插管困难者,最好采用B组诱导插管方法。
  4.诱导前后肌松和咽喉反射的变化 置喉镜和气管插管可刺激咽喉部感受器,引起心血管副反应,给患者造成损害,甚至致命。而
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病变本身就在口腔颌面部,所以喉镜的暴露和插管就更为困难,带来的危害更大,故对肌松和咽喉反射的抑制要求更高。A组诱导方法中硫喷妥钠可抑制交感神经,使副交感神经常显优势,咽喉、支气管平滑肌处于敏感状态,易在插管中发生喉痉挛。B组中的异丙酚具有特异性松驰下颌,抑制咽喉反射的作用。有文献报道:用异丙酚诱导插管,其插管条件与司可林相似。从两组方法对比观察,B组插管过程中心血管应激反应少,肌松良好,插管顺利。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异丙酚-芬氟合剂-咪唑安定是作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诱导方法。

          来源:互联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