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心电监护拔牙患者血压变化分析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2-08 14:00:33  点击:355次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接受拔牙手术时血压变化。方法  对135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患者血压变化在正负1.5kPa范围以内。结论  医生在规范的心电监护拔牙门诊可以控制患者血压变化并安全地完成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拔牙手术。
      [中图分类号] 我们对我院心电监护拔牙门诊(ECG)的135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拔牙前、中、后的血压进行测量分析,旨在了解这类患者血压变化的准确范围,规避手术拔牙的风险。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我院心电监护拔牙门诊就诊患者135例,其中男60例,女75例.60岁以下22例,60~70岁53例,70—80岁50例,80—90岁80例,90岁以上2例。既往高血压史84例,冠心病史37例,房颤史8例,脑梗塞史8例,心律失常史7例,帕金森史11例。
      1.2 方法 对临床高龄、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拔牙证忌症患者,在我院内科心血管专家体检合格后,预约心电监护专科。血压大于24.0/13.5 kPa时为拔牙禁忌证「1」,术前测血压等于或低于24kPa者可手术拔牙,血压高于24kPa者暂缓拔牙。拔牙时使用多参数监护仪,手术全程动态监测心电图、心律。术前、术中、术后监测血压。
      2  结果
      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拔牙过程中血压变化情况表明:80%的患者血压变化幅度在1.5 kPa范围内,术中有33.6%的患者高压降低,有27%的患者高压不变,39%的患者高压升高。术中低压升高的患者占37.7%,不变的为44.5%。术后高压升高的为31%,低压有33%升高。讨论 心电监护拔牙门诊人员构成:内科医师1名,心血管方面的专家为宜;口腔科医师和护士各1名,护士需具备良好的口腔专业配合技能和急诊急救常规技能;所需设备:心电监护仪、血压计、氧气供给系统、保暖盖单、急救药品工具等。术前病人由内科医师体检,严格把握适应征,术前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术日患者须家属陪同并签署手术同意书。经统计80%的患者血压变化幅度在1.5 kPa范围以内,应考虑为拔牙环境与操作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的影响。分析患者术中术后血压变化情况,我们认为口腔科医师可以打消顾虑,在做好医疗准备的前提下,遵循老年病人拔牙的血压变化规律,可以安全完成手术。但同时要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心中有数,有妥善的准备,一旦出现危急情况能及时抢救,确保患者的安全。 接诊医师思想上要谨慎,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程度。在初诊时要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态度,若患者对接诊医师有疑虑,不宜马上安排手术拔牙。使用2%利多卡因5mI以上,有改善心律的作用。同时有抑制心率的作用,对负性心率的患者不宜,如对Ⅱ度以上的传导阻滞不宜使用。 对应激性高血压,使用安定有较好的效果,让患者口服安定2.5mg,15—30min大部分患者血压会下降,可降至24.0/13.5 kpa以下,服安定后降压的患者占应激性高血压患者总数的70%,血压下降后可以完成拔牙术。仍不能降低血压的患者,待血压控制后再行手术。改期手术患者应嘱其在下次术前1h服用2.5mg安定,经此处置后只要患者配合均可完成拔牙术。我科从1991年7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腮腺损伤82例,本文对其治疗作一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其中男68例,女14例;年龄18-60岁,平均26岁。致伤原因:车祸32例,打架斗殴26例,工伤事故24例;伤型:新鲜伤72例(腺体损伤52例,其中腮腺损伤较局限者44例,腮腺损伤面积广泛者8例;主导管损伤20例);陈旧伤10例(腺体损伤4例,主导管损伤6例);并发伤:面神经损伤12例,急性颅脑伤8例,上下颌骨骨折9例,四肢、肋骨骨折各2例。1.2治疗方法
      1.2.1 新鲜伤(即伤后1—2d伤口未经处理)的治疗。腮腺损伤较局限者:结扎断端,缝合腮腺包膜,术后加压包扎,口服阿托品0.15g腮腺损伤面积广泛者;行腮腺浅叶摘除+面神经解剖术,术后伤口加压包扎,口服阿托品0.15g腮腺主导管损伤(部分或全部断裂);从腮腺导管口或导管断裂处导入腮腺导管一塑料管(为硬膜外麻醉管),一端固定于口腔黏膜,一端通过腮腺导管断裂处并进入断裂处的近腺体端0.5—1.0cm,断裂的导管在显微镜放大下以8-0无创伤缝线行端端吻合,挤压腺体,口内塑料管口有清亮液体流出,而吻合口处无液体流出,术后2—3周从口内拔除塑料管。
      1.2.2  陈旧伤的冶疗:10例因抢救其他伤或漏诊出现涎瘘而转入我科,病程7-30 d。导管瘘,导管断端经修整后,重行导管吻合,导管有缺损,无法直接吻合者予以结扎导管,腺体处行电子线照射,剂量一般为9MeV 200CGy,2-3次共400—600CGy;腺体瘘行加压包扎+口服阿托品治疗,超过1个月未消失者行电子线照射腮腺区400-600CGy。
      1.2.3  并发面神经损伤的治疗:在处理腮腺损伤的过程中如发现有面瘫症状,应仔细寻找面神经断端,在显微放大镜下以10—0无创伤缝线行神经外膜吻合。 结果; 72例新鲜腮腺或其主导管损伤病例全部在2-3周内伤口愈合,其中64例保留了腮腺正常分泌功能;10例陈旧伤的病例在1-2个月内伤口愈合,5例保留了腮腺的分泌功能,5例丧失腮腺分泌功能的病例,伤口未出现涎漏或感染;12例并发面神经损伤的病例均在3-6个月内面瘫症状得到恢复,上述69例保留腮腺分泌功能的患者,80%以上得到1-2次随诊,随诊时间最长6年,平均1年,未出现腺体感染或分泌、排泄功能障碍。 讨论 腮腺损伤的治疗:早期发现,采取适当的治疗,多数腮腺或导管的损伤可避免涎瘘的发生,保持腺体的功能,伤口获一期愈合;若发生涎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腮腺腺体瘘:采取加压包扎+抑制腺体分泌的方法,可望治愈,但病程较长;导管瘘:若导管无明显缺损,通过显微外科的方法行导管吻合,多数仍能治愈,但导管断裂口常有肿胀、瘢痕形成或粘连,增加手术操作难度;上述方法不能治愈的涎瘘,通过电X射线照射腮腺区,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腺体功能丧失,且有潜在致畸的风险;对于并发感染的涎瘘,可采取手术摘除腺体的方法治疗。对于腮腺损伤中并发的面神经损伤,应同时吻合断裂的面神经,可避免面部表情肌失去神经支配引发的功能障碍。

       来源:互联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