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口腔颌面部固定性药疹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2-22 15:37:01  点击:299次

  提 要 本文报道了18例口腔颌面部固定性药疹(FDE)病例,并应用4种鼠抗入白细胞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采用标记的链霉亲合素生物素技术(LSAB)对其中10例患者急性期皮损内浸润的T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进行标记。发现病损区内真皮中上部血管周围浸润的细胞中70%~80%为T细胞,其中CD4+细胞和CD8+细胞数量大致相同,细胞外移以CD8+细胞为主,此外还有约15%B细胞。提示CD4+/CD8+细胞在介导固定性药疹的炎症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材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FDE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0~55岁,初发者3例,复发者15例,主要致敏药物Co-SMZ、去痛片、感冒清。单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者6例,余伴有外生殖器、躯干、四肢病损。病损初见为红斑,以后逐渐肿胀,其上可出现水疱。水疱可自行吸收;如水疱破裂,可出现糜烂、溃疡、愈合后有色素沉着。部分患者病损表面形成痂皮,以后痂皮逐渐脱落、愈合。患者自觉局部烧灼感、麻木感、肿胀感。溃烂者局部疼痛。
  标本来源
  在局麻下对10例自愿者用6mm环钻、取活体组织,每份标本分成二块,一块用OCT复合物包埋,立即放入液氮中再移至-70℃处保存,另一块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作常规组织病理学诊断,正常皮肤对照5块。
  试剂
  四种鼠抗人白细胞抗原的McAb,其中全T、CD4,全B为Vector公司生产,CD8由北京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生产,使用浓度分别为1∶100、1∶50、1∶50、1∶10。
  方法
  ①冰冻切片经0.1%戊二醛PBS液固定2分钟,吹风机冷风吹干;②滴加1%小牛血清,室温孵育20分钟;③倾去多余的小牛血清,分别滴加上述4种McAb,室温1小时;④滴加生物素标记的马抗鼠抗血清(1∶200),室温30分钟;⑤滴加辣根过氧化物标记的链霉亲合素(1∶300),室温30分钟;⑥显色液(0.01M pH7.4PBS液50ml,DAB 25mg,30%H2O215ml)显色约3~7分钟;⑦苏木素复杂,甘油明胶封片,光镜下观察。以上每一步骤之间均用0.01M pH7.4 BPBS洗3次,每次3分钟。实验的同时用P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

    结 果

  组织病理:
  10例标本光镜下所见基本一致。表皮细胞内外水肿,表皮上部单个角化不良细胞,点片状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细胞外移。表皮中常有胞浆嗜酸性、胞核固缩的变性细胞。真皮乳头水肿,可见噬黑素细胞,真皮中上部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中性白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符合FDE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
  经LSAB技术标记后,切片内阳性细胞呈棕褐色。在真皮中上部血管周围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中70~80%为T细胞,其中CD4+细胞(图1)和CD8+(图2),在数量上大致相等。细胞外移以CD8+细胞占多数。B细胞(图3)约占浸润细胞的15%。

   

1、2图 在真皮中上血管周围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中70~80%为T细胞,其中CD4+细胞(图1)和CD8+(图2)在数量上大致相等
图3 B细胞约占浸润细胞的15%

       讨 论

  FDE属于药物性皮炎,过去称为固定性红斑。有用药史及潜伏期,初次用药多在5~20天内发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皮损为红至暗红色斑,圆或椭圆形,发炎剧烈可起大疱;愈合后留紫黑色斑。再次服药,原处复发,并可增多和扩大〔2〕。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FDE患者急性期病患处真皮中上层血管周围有T细胞浸润,占所浸润的单个核细胞的70~80%。其中CD4+细胞和CD8+细胞在数量上大致相等。CD8+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其它炎性皮肤病变〔3~5〕。在细胞外移中,主要也是CD8+细胞。表明CD8+细胞在FDE急性期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总数也明显增高,CD4+、CD8+细胞、IgG和IgM也较正常人升高〔6〕。Theodorids〔7〕报道,在激发FDE后48小时血中IgG、IgA上升,并在病损消退3周才恢复正常,说明在此期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受抗原刺激后,致敏的CD8+细胞在CD4+细胞的协同作用下,成为具有杀伤作用的效应CD8+细胞,通过抗原受体与靶细胞结合,对靶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发生进行性溶解,最后靶细胞裂解成碎片,对靶细胞进行攻击后的CD8+细胞仍完整无损,又继续攻击其它细胞〔8〕。
  Hindes〔9〕在研究中发现在FDE发作3周后,真皮血管周围的T细胞及亚群与急性期一样,而在病变处的基底上层见到呈带状分布的CD8+细胞,支持CD8+在FDE发作时起到了作用。同时也提示CD8+细胞可能具有FDE免疫反应的记忆能力。但Hindsen的研究结果未发现B细胞,而本实验的结果则显示在真皮中上部血管周围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中有15%B细胞,提示FDE的发病机理中亦有体液免疫的参与。
  免疫应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是机体多种免疫细胞群体与亚群以及这些细胞产物——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免疫系统中的大多数细胞总是在受到其它细胞或其分泌产物的作用时才产生感应,继而增殖、分化,并发生效应。Nickoloff〔10〕认为皮肤粘膜在各种免疫应答中不是一个被动的靶器官,而是主动参与免疫反应的启动和传播,表皮细胞可分泌多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

       来源:互联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