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前连继接诊了两例根管内吸收病例,详细如下:
两例上颌1均死牙,变色,牙[冠未见缺损,无明显临床症状,病人自诉有过前牙外伤史,未作过任何治疗,均在作烤资全冠修复时发现,开髓时根管内宽敞,并有少许清水样桨液渗透出,扩根时有血液物质,叩(+-—),未见松动,颊龈稍红肿,无瘘管。X线示根管内吸收明显,未见根折或根管纵裂,根尖有约0。2*0。3CM阴影区,根尖孔已吸收,排除有根尖囊肿的可能。
遂稍扩根管CP棉捻开放,调整咬合,两天后复诊,症状好转,用CP棉捻封,复诊时病人诉疼痛,检查牙松动I,渗出增多,叩(++),开放两天给口服消炎药。再次复诊,症状减轻,叩(+——),CP+碘仿棉捻封,五天后复诊,无症状,遂用碘仿+根充糊剂+搞生素+CA(HO)2+激素类药物,不加牙胶尖根充并给口服消炎药,两周复诊无证状,X线示根尖阴影基本消失,嘱病人至少观察三个月作全冠修复,病人同意至少三个月后复诊作全冠修复。
根管内吸收往往原因不明并带且根尖常有慢性炎症,这就加大了治疗的难度,导致了治疗的最终失败,在治疗上并不少见。根尖急性炎症首选为开放引流,碘仿有减少根管渗出物,并有强的消毒能力同抗菌素同用能增强消毒能力明显减少渗出,CA(HO)2有促进根尖孔形成的作用,因根管内吸收原因不明,本人认为加少许或适量激毒类药物能在消毒同根管根尖孔自我修复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因牙胶尖有防碍根尖孔自我修复,所以在观察期间不宜加之根充。根管内吸收的根管或者牙自身已是十分脆弱,所以必须调合,以降低吸合,使之能加快根尖周区的修复。但这种病例最好同病人说明治疗最终有可能会失败,取得病人同意下才可进行。
来源: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