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410颗上颌活体前牙的颜色测量及分析
作者:朱津蓉  时间:2008-12-29 14:36:13  点击:301次

     【摘要】 目的 为了更客观、准确地测量分析口腔内活体牙的颜色特征。方法 本实验采用带光纤头的FMC-9204分光光度仪对70名18岁~70岁昆明市暂住人口的410颗上颌活体前牙进行了口腔内的颜色测量及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①天然牙的亮度值L*与年龄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L*=42.74+0.14×年龄;色度值A*与年龄呈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A*=1.73-0.03×年龄。②上前牙的颜色并非均匀一致而与牙位有关,其中,中切牙的亮度最大而尖牙最暗且颜色更偏红、偏黄,饱和度也最大。③性别差异对上前牙颜色的影响不大。结论 本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有助于使口腔修复材料的光学特性与天然牙更匹配。
  
  自从Clark于1931年提出牙科修复学中的颜色问题以来,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测色仪进行天然牙颜色的测量,但因技术上的困难,在早期均仅作了离体牙的颜色测量。离体牙齿的生活状态被破坏,必然引起牙体颜色的变化,其测量值与天然活体牙的颜色有一定差距[1]。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将光导纤维探头与测色仪相联,使口腔内活体牙颜色测量成为可能。美国及日本已有学者作了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采用带光导纤维探头的测色色差仪对活体上前牙进行口内测色,分析了天然牙的颜色范围及分布,考察了牙色与年龄、性别及牙位的关系。旨在为临床修复的选牙、配色及牙科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仪器:带光导纤维探头的FMC-9204分光光度仪(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研制)。该仪器采用标准D65光源,d/8°光学几何构型,探头的光斑直径为3mm,所得数据的处理由联机的AST 386 PC 机完成。测量前及测量中均按要求进行了零点校准。
  2. 测试对象:
  (1)纳入标准:本研究的测试对象要求条件如下。①上前牙发育正常、牙体完整、活髓。②牙冠清洁。有牙垢、牙石及色素沉着者,经常规洁刮治后方可以纳入。
  (2)排除标准:①上前牙为畸形牙,牙冠有龋坏、缺损或有充填物。②牙髓坏死或牙冠变色,四环素牙及氟斑牙。
  按以上标准,在随机确定的121名18岁~70岁昆明市暂住居民中,共纳入70名测试对象, 含410颗活体上前牙。
  3. 研究方法:保持被测者头部基本固定,光纤头与被测牙的牙面垂直,以每颗牙牙冠的唇面中份为被测区, 按中切牙至尖牙的顺序测色。每个测量区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本实验采用CIE1976L*A*B*色度系统[2]对被测量的天然牙进行色度分析。
  4. 统计分析:①对测试对象在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构成进行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②对天然牙色度参数随年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回归分析。③对不同性别间天然牙色度参数的差异作t检验。④对天然牙色度参数随牙位不同而变化的情况,作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结果
  1. 70名测试对象在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构成,经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410颗上颌活体前牙颜色参数值的分布范围: L*(46.99~65.65), A*(-3.23~8.95),B*(-4.42~10.69)。
  3. 天然牙的亮度及颜色均随测试对象的年龄变化而改变,具体如下: a. L*值(代表亮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 L*=42.74+0.14×年龄; b. A*值(代表色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 A*=1.73-0.03×年龄; c. B*值随年龄变化的情况,在本实验中表现为差异无显著性(P>0.05)。
  4. 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同性别之间L*、A*、B*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结果显示,女性的L*值较高而A*、B*值较低。
  5. 上颌天然牙的亮度及颜色均随牙位的不同而异,L*、A*、B*值在不同牙位之间两两比较的结果见表1。其中,不同牙位的L*值的大小顺序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A*值的大小顺序为:尖牙>中切牙>侧切牙;B*值的大小顺序为:尖牙>侧切牙>中切牙,见表2。
表1 不同牙位间L*、A*、B*值两两比较的
结果(t检验)
组别 L*A*B*
中切牙-侧切牙*…*
侧切牙-尖牙**…
中切牙-尖牙*…*

  *:P<0.05,…:P>0.05 
表2 不同牙位L*、A*、B*值的测量结果(±s)

组别 L*A*B*
中切牙51.48±8.020.62±0.140.15±0.02
侧切牙47.99±8.440.37±0.131.96±2.22
尖牙44.53±8.191.31±0.573.19±0.87
 
讨论
  1. 天然牙颜色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 天然牙在亮度及色度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本实验通过对18岁~70岁健康人的410颗活体上前牙的颜色测量, 证实了天然牙颜色的增龄性变化。通过统计分析, 还初步得到天然牙的亮度与色度随年龄而变化的规律:亮度值L*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回归方程为L*=42.74+0.14×年龄,即每增加一岁,上前牙的亮度值增高0.14个单位; 而色度值A*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回归方程为A*=1.73-0.03×年龄,即每增加一岁,A*值降低0.03个单位。A*值的大小反映了被测牙在红绿色轴上的色度分布,即A*值越大则颜色越偏红。上述实验结果说明随年龄增大, 天然牙偏红的程度逐渐降低。提示在临床比色或选牙时,应考虑到年龄因素的影响。
  一般认为,半透明的牙釉质覆盖颜色较深的牙本质产生天然的外观,由于牙釉质与牙本质的颜色及厚度均不同,引起入射光线不同的反射与散射而产生复杂的颜色,即所谓的“双层结构颜色效应”[3]。但是,笔者认为牙髓腔的大小与牙髓组织的活力情况也会影响牙本质的颜色进而影响整个牙冠的颜色,故考查活体牙牙冠的色度时必须要考虑到牙髓的影响。生理状态下的活体牙,在不同的年龄段其牙本质的厚度,髓腔的大小及牙髓的活力状态均不同。切牙的髓腔大小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青少年一般髓腔较大,牙髓组织活力高,故牙冠透红;30岁以后,由于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而导致髓腔逐渐缩小,牙髓组织的活力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牙冠透红的程度逐渐减弱。天然牙的亮度与年龄呈正相关的原因,可能归结于牙本质层的厚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从而对光线的反射增强的缘故。
  本实验结果还显示,女性的活体牙牙冠较男性的亮度更高,而色度及饱和度却较低,这与国外的报道一致[5]。但本研究中尚未发现其间差异有显著性,我们将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2.活体上前牙颜色与牙位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发现,人牙不是单一颜色,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在明度及彩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变化有一定规律性。本项研究结果显示(表2):明度方面,上颌前牙的明度值L*的分布范围为46.99~65.65,其中上颌中切牙的亮度最高,侧切牙、尖牙的亮度依次减弱,可能与中切牙的釉质较厚有关,与国外的报道一致。色度方面,上前牙的A*值范围为-3.23~8.95,按侧切牙、中切牙、尖牙的顺序依次增大,而B*值范围为-4.42~10.69,按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顺序依次增大。不同牙位的L*A*B*值两两比较的结果见表1。说明在上颌前牙中,尖牙的亮度最低而颜色较切牙更偏黄、偏红,且具有更大的饱和度。提示我们,在选排牙时应选择颜色较浅、较亮的切牙和较深、较暗的尖牙,以获得前牙列的自然外观。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