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自身条件与戴全口义齿适应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不详  时间:2009-02-01 16:23:06  点击:321次
 【摘要】 作者对临床52例中老年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后的适应性、影响适应性的自身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戴义齿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有修复史(包括PRDs)的患者对义齿的适应能力强;文化水平越高,对义齿的适应能力越强;性别对义齿的适应性无影响。提示:医师在修复义齿前,应对患者的自身条件做出评估,并做出相应的解释措施。

  严格制作的义齿完全就位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均2-4周)就会克服不适应的因素(如异物感、发音困难……)而达到适应[1]。但临床上存在许多患者对义齿长时间不能适应。影响其适应性的因素较为复杂,通常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2]。临床医生对义齿本身(如制作质量,基托长度、厚度等)对适应性的影响多为重视,但对患者自身条件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从患者的年龄、性


别、修复史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对患者的自身条件对全口义齿修复后的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就其临床意义作了探讨。

  材料与方法

  1 对象:门诊无牙颌患者5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0例。年龄45-82岁。

  2 方法

  2.1 义齿均由作者亲自按同一标准常规完成。为患者戴入义齿前,由专人检查确认无质量问题。其中:

  2.1.1 取印模用二次印模法(初次用红膏,第二次用Bayer公司Alginoplast)取功能性印模。

  2.1.2 架选用Hanau′sⅡ型。

  2.1.3 人工牙选用Bayer牙。

  2.1.4 基托厚度保持2mm。

  2.2 从义齿戴入第五周开始,按以下标准为其适应性分级:

  Ⅰ级:固位性、稳定性好,无恶心,无疼痛,咀嚼功能好。

  Ⅱ级:固位性、稳定性好,无恶心,无疼痛,但咀嚼功能不协调。经医生指导后,第七周以前完全改善。

  Ⅲ级:固位性、稳定性较好,时有恶心、疼痛,咀嚼功能不协调。医生指导后,第七周以前仍未改善,但最终得到改善。

  Ⅳ级:固位性、稳定性较差,或伴恶心、疼痛,咀嚼功能不协调,医生指导后始终未改善。

  2.3 有修复史者 指有活动义齿(包括可摘局部义齿、覆盖义齿、全口义齿等)修复史者。文化水平分为三组:初中以下组,简称C组,包括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大学以下组,简称G组,包括高中文化程度及中专文化程度。大学以上组,简称D组,包括大专、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4 统计方法 秩和检验方法。

  结果

  年龄、性别、修复史、文化水平与戴全口义齿适应性的关系,见附表:

附表: 年龄、性别、修复史、文化水平与全口义齿适应性关系

适应性

  分级

病例数 年龄(岁) 性别 修复史 文化水平
45-55 56-65 66以上 C组 G组 D组
11 2 6 3 5 6 11 - - 7 4
25 6 14 5 10 15 23 2 3 14 8
12 1 2 9 6 6 8 4 4 3 5
4 - 1 3 1 3 1 3 3 1 -
合计 52 9 23 20 22 30 43 9 10 25 17
统计结果   H=7.13

  P<0.05

H=0.019

  P>0.05

H=10.04

  P<0.01

H=56.32

  P<0.01

由附表可以看出

  1 52例中,45-55岁组9例,占17.3%。56-65岁组23例,占44.2%。66岁以上组20例,占38.5%。各年龄组间的适应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对全口义齿的适应力逐渐降低。

  2 男性组22例,占42.3%,女生组30例,占57.7%。男、女性别间的适应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有修复史组43例,占82.7%,无修复史组9例,占17.3%。两组适应性差异高度显著(P<0.01)。提示:牙列缺损的修复,对提高全口义齿适应性大有益处。

  4 文化水平 各文化水平组间的适应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中:C组10例,占19.2%,G组25例,占48.1%,两组间适应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 D组17例,占32.7%,G组与D组间适应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文化水平越高,患者戴全口义齿的适应力越强。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组织会出现增龄性的退变[3]。粘膜出现萎缩,弹性降低; 牙槽嵴产生进行性的萎缩; 唾液腺萎缩,分泌量减少;神经肌肉功能协调性下降,粘膜痛阈也随之降低。这样就造成了不利于总义齿适应的内环境。因此,医生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患者尤其老年患者的解释及心理准备工作不容忽视。

  Silverman 曾做临床观察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易于接受义齿[4]。本实验结果发现,男女性别间的适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种族、中国女性的文化背景及审美观、饮食习惯、体质状况等因素有关。

  Kapur认为:戴义齿者,其咀嚼运动基本建立在原有的天然牙“记忆模式”之上,咀嚼时能辨别食物的结构特点[5],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其它不利因素而达适应。本实验有、无修复史组间适应性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说明患者牙列缺损时的早期修复是完全必要的,这对以后牙列缺失的修复,建立了良好的适应基础。

  文化水平与全口义齿的适应性密切相关。知识水准较高的患者易理解义齿存在的诸多局限性,能以科学、乐观的态度看待义齿,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克服,易对义齿感到满意。而文化水平较低者,往往以自然牙齿的标准衡量义齿[6],易对义齿产生不满。本实验证实了此观点,并提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医师在整个疗程更应对其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并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感。

       来源:口腔修复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