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扣临床设计常用的三种方式
(文章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太极扣的问世,填补了临床上活动义齿的美观,舒适,固位,体积,取戴等方面的不足。越来越受到口腔医师及患者的亲睐!下面对我所了解的太极扣临床设计方面的内容加以阐述。不足之处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补充!临床上太极扣的设计可根据患者口内情况灵活运用,可应用于多种复杂口内情况,而且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个人归纳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患者口内为单侧或双侧磨牙游离缺失,利用前磨牙为基牙制作扣的阴极部件,阳极部分则连于活动义齿的基托部分。如下图(一,二)所示:
图(一)
图(二)
第二种形式:口内基牙胜少或是牙列缺失(利用牙根或种植体连接太极扣的阴极部件),此种情况最好设计为太极扣的覆盖义齿。以改善义齿的固位功能,同时活动义齿的基托在太极的支持下面积可以大大缩小,以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如图(三,四)所示:
图(三)
图(四)
第三种形式:患者口内余留牙情况较为复杂,可设计为混合形式。比如:太极扣+套筒冠;卡式+覆盖式太极扣联合应用等。如下图所示:
图(五)
以下图片以供参考!
来源:口腔修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