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站点地图 | 帮助 | English  
* 网站公告 *
注册口腔技工招聘求职、发布义齿供求信息,如有不详之处,请与客服人员联系!口腔修复工艺网网内所有信息无须注册均可查看,发布所有信息均为免费!所发布的招聘求职信息将同时可通过发送短信“中国义齿”到12114进行查询。谢谢您对本网的关注与支持!
 时间
用户名: 密码:
 
热门搜索:设备 材料 企业 义齿 学术 工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最新图文  

3D数字化导板种植的精度


种植神器---数字化导板的应用。

最新信息  
点击排行  
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的应力分布
作者:不详  时间:2009-02-04 14:57:22  点击:513次
      摘要 目的:观察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应力的分布。方法:建立固定桥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共6种载荷下,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出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的最大主应力(εmax)和最小主应力(εmin)值。结果:修复前缺牙区皮质骨存在极小的应力,固定桥修复后,应力有所增加,但仅为基牙牙槽骨应力的9.5%(垂直向载荷)和2.2%(水平向载荷)。结论: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的应力极小,固定桥所受的力绝大部分由基牙牙周支持组织承担。

  固定桥修复中,桥体与桥体下组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尽管桥体下组织面与粘膜之间聚积的菌斑


是导致桥体下组织病理反应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桥体下骨组织应力研究的报道。本文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观察下颌后牙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的应力状态。

  1 材料和方法

  1.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模型建立、材料力学参数、实验条件假设,见参考文献[1]。

  桥体设计选用临床常见的改良鞍式桥体,受力前不对桥体下组织产生压力。桥体下皮质骨共分9个单元,其平面示意图见图1。

 

图1 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单元平面示意图

  1.2 加载条件

  固定桥修复前两基牙同时垂直向和水平向加载,固定桥修复后基牙及桥体同时垂直向和水平向加载,桥体单独垂直向和水平向加载,共6种加载方式。各基牙及桥体的加载量均为20 kg。

  1.3 分析手段

  计算出桥体下皮质骨各单元的最大主应力(εmax)和最小主应力(εmin)值(kg/mm2)。

  2 结  果

  2.1 固定桥修复前各基牙同时加载

  修复前同时垂直向加载于两基牙时缺牙区皮质骨应力极小(表1),εmax均为拉应力,范围0.315×10-3~0.369×10-2kg/mm2min则反映为拉应力和压应力,范围-0.270×10-2~-0.095×10-3kg/mm2

  修复前同时水平向加载于两基牙时皮质骨的应力极小(表1),拉、压应力并存。εmax范围0.206×10-3~0.605×10-2kg/mm2min范围-0.411×10-2~-0.174×10-3kg/mm2

表1 固定桥修复前各基牙同时加载时缺牙区皮质骨应力分布(kg/mm2)

单元号 垂直向加载 水平向加载
εmax εmin εmax εmin
708 0.453×10-3 -0.139×10-2 -0.885×10-3 -0.411×10-2
709 0.111×10-2 -0.270×10-2 -0.203×10-2 -0.710×10-3
710 0.369×10-2 0.305×10-3 0.445×10-2 0.161×10-2
711 0.224×10-2 0.445×10-3 0.140×10-2 -0.174×10-3
712 0.198×10-2 0.386×10-3 0.206×10-3 -0.218×10-2
713 0.247×10-2 0.160×10-3 0.970×10-3 -0.595×10-3
714 0.605×10-3 -0.189×10-2 0.605×10-2 0.232×10-2
715 0.170×10-2 -0.308×10-3 0.170×10-2 -0.397×10-2
716 0.315×10-3 -0.095×10-3 0.227×10-2 0.655×10-3

  2.2 固定桥基牙及桥体同时加载

  固定桥基牙及桥体同时垂直向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的应力均为压应力(表2)。εmax范围-0.211~-0.119 kg/mm2min范围-0.355~-0.201 kg/mm2。固定桥基牙及桥体同时水平向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εmax大部分单元为拉应力(表2),范围-0.004~0.283 kg/mm2min均为压应力,范围-0.249~-0.009 kg/mm2

表2 固定桥基牙及桥体同时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应力分布(kg/mm2)

单元号 垂直向加载 水平向加载
εmax εmin εmax εmin
708   -0.211   -0.355   0.283   -0.036
709 -0.141 -0.226 0.068 -0.074
710 -0.119 -0.201 -0.004 -0.153
711 -0.138 -0.228 -0.066 -0.225
712 -0.148 -0.239 0.029 -0.102
713 -0.151 -0.251 0.177 -0.009
714 -0.145 -0.247 0.120 -0.031
715 -0.146 -0.241 0.007 -0.112
716 -0.152 -0.248 -0.088 -0.249

  2.3 桥体单独加载

  单独对桥体行垂直向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均为压应力(表3),εmax范围-0.089~-0.047 kg/mm2min范围-0.151~-0.079 kg/mm2。 表3 固定桥桥体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应力分布(kg/mm2)

单元号 垂直向加载 水平向加载
εmax εmin εmax εmin
708 -0.089 -0.151   0.092   -0.026
709 -0.057 -0.092 0.027 -0.027
710 -0.047 -0.079 -0.005 -0.049
711 -0.055 -0.090 -0.017 -0.074
712 -0.060 -0.098 0.014 -0.037
713 -0.063 -0.106 0.058 -0.011
714 -0.059 -0.103 0.039 -0.018
715 -0.058 -0.097 0.006 -0.040
716 -0.062 -0.098 -0.024 -0.083

  单独对桥体行水平向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的应力分布见表3。εmax大部分单元为拉应力,范围-0.005~0.092 kg/mm2; εmin均为压应力,范围-0.083~-0.011 kg/mm2

3 讨  论

  固定桥修复前,基牙受力时缺牙间隙皮质骨出现极小的应力。固定桥修复后,垂直向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出现压应力,水平向载荷时,拉、压应力并存。其应力水平比基牙牙槽骨应力小得多。应力最大值分别约为基牙牙槽骨的9.5%(垂直向加载)和2.2%(水平向加载)[1],表明固定桥所受的外力绝大部分由基牙牙周支持组织承担。

  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应力产生的途径主要有:①基牙所受的力通过基牙牙周支持组织间接传递到缺牙区牙槽嵴组织。本文通过固定桥修复前缺牙区皮质骨已存在应力而证实,不过这时应力水平极低,说明不是主要途径。②受力时基牙的各种运动,特别是受轴向力时基牙的下沉运动(或下沉运动的趋势),会使桥体直接对缺牙区牙槽嵴产生力量。③固定桥本身的弯曲变形现象[2~4]所产生的力量,通过桥体下粘膜传递到粘膜下骨组织。

  临床上因固定桥破坏不能继续使用而拆除后,常会发现桥体下粘膜有炎症、糜烂,部分病例桥体周围粘膜甚至有增生现象,但X线片显示这类桥体下骨组织鲜有吸收、萎缩。是否桥体下皮质骨的这种小的应力水平对缺牙区牙槽嵴的影响不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来源:口腔修复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口腔修复工艺网 www.sinodentalla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2427号-1
敬告: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请速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