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Sterngold 附着体(即太极扣附着体)在单双侧游离缺失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太极扣—RV和微型太极扣附着体为28例Kennedy Class Ⅰ和Ⅱ牙列缺损患者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对义齿的使用进行6~24个月的临床随访,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和使用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估。 结果 28例患者的太极和附着体义齿使用均正常,其义齿的固位力、稳定性、咀嚼功能良好,基牙健康,牙槽嵴吸收不明显,患者满意或基本满意。 结论 Sterngold 附着体适用于单、双侧游离缺失的义齿修复,可为其提供足够的固位力,稳定性好,口感舒适。 [关键词] 太极扣附着体 可摘局部义齿 义齿固位力 万向绞链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为一种冠外半精密附着体,是带有垂直弹性的万向绞链连接。它是利用活动义齿基托内的尼龙阳性部件和基牙部分的整铸型阴性结构的按扣式固位的一种修复体,它解决了传统活动义齿固位欠佳、咀嚼效率偏低及可摘局部义齿需要卡环固位而不美观和取戴不方便的问题。这种压力中断式附着体使基牙和缺牙区牙槽嵴同时承担牙合 力,与使用刚性附着体相比,牙槽嵴承担了更多的牙合 力,从而充分保护了基牙的牙周组织健康[1]。笔者2005年以来,采用美国Sterngold 弹性附着体进行Kennedy Ⅰ和Ⅱ类牙列缺损局部义齿修复,经过6~24个月临床随访,获得良好的效果。 材 料 和 方 法 1、临床资料 患者来源宁波市海曙口腔医院2005年3月~2006年8月的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单、双侧游离缺失病例各14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22~67岁。所用附着体共42对,上颌9例使用太极附着体12对(单例病例6例,双侧3例),下颌19例使用附着体30对(单侧病例8例,双侧11例)。 2、材料 美国Sterngold公司产的太极扣—RV和微型太极扣附着体,荷兰产贺利氏藻酸印模材料及硅橡胶印模材料,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四层色塑料牙,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的镍铬合金及托牙材料。 3、方法 (1)临床设计 由于附着体结构和制作的特殊性,在修复设计中有特殊的要求。微型太极扣为世界上最小的冠外弹性附着体,高度仅2mm,可使用于缺牙区牙合 龈距仅4mm的义齿修复,极大地提高了适应症的选择。在双侧游离缺失的病例中,两侧义齿应通过连接体相连接,以起到分散牙合 力、加强义齿强度及稳定性的作用。 (2)基牙预备 一般采用多基牙联合设计,预备方法同PFM全冠的牙体预备,为保证牙颈部肩台预备得更准确和高质量,应用专门的排龈线收缩牙龈,使龈隙沟敞开。藻酸盐印模材料取模,超硬石膏灌注模型。 (3)阴性部件的制作 使用观测台,放置阴性塑料部件于基牙蜡型上(图1)。最佳的位置是在牙槽嵴顶部的上方或稍偏舌侧的位置,接近龈组织。蜡型完成后,包埋铸造,小心修整抛光。底冠完成后上瓷(图2)。 (4)临床试戴 烤瓷冠完成后临床进行试戴,调整咬合。采用二次印模法制取无压力印模,硬石膏灌模。 (5)活动义齿的制作 技工室制作金属支架,将黑色的阳性加工部件置于义齿的基托中,排牙装盒,义齿加工完成后(图3),最好先不要更换黑色阳性部件,待临床试戴调牙合 后,使用核心切割钻与就位工具更换阳性部件(图4),白色阳性部件安装完成后(图5),先向患者做义齿摘戴示范,然后粘固烤瓷冠,完成修复,嘱患者每6个月定期复诊,必要时修改处理。 结 果 28例患者共使用42对太极扣附着体。对所有病例进行6~24个月随访。随诊期内修复体固位效果良好,口腔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28例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临床效果(例) 牙列缺损类型例数龈缘炎牙槽嵴吸收基牙松动基牙龋坏 KennedyⅠ141不明显00 KennedyⅡ141不明显00 固位力义齿折断附着体磨损满意例数基本满意 正常0正常131 正常01例磨损偏重140 图1:确定阴性部件安装的位置 图2:底冠完成后上瓷 图3:义齿加工完成 图4:更换阳性部件 图5:白色阳性部件安装完成 讨 论 Sterngold太极扣是一种比较简单、可靠、高适应性的附着体系统,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效果及咀嚼功能。在太极扣附着体系统中,阳性部件共有白、橙、蓝、灰、黄、红色等六种,经佛吉尼亚牙学院Jonathan M.Wohlford测试研究,白色至灰色的固位力分别达到726g、817g、1090g、1544g,黄、红色固位力更大。在临床使用中,医师必须先使用最小固位程度的白色阳性部件,如磨损后想要更强的固位,应当使用橙色阳性部件,每次固位程度只上升一个等级。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阳性部件的使用持续时间长,使用四年后固位力仍保持400g以上。本组戴用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的患者反应,义齿戴入后固位稳定良好,咀嚼功能好,易适应,显著提高了修复效果。同时,义齿基托面积大为减少,患者口感舒适,异物感小,改善了发音功能。 太极附着体适用于刚刚开始接触精密附着体的牙科专业医师,它通过新材料的使用和新设计减少了价格昂贵,工艺复杂和长期使用不可靠的问题。它的阴性部件是烧失型塑料铸型,可选择任何硬质合金浇铸,两个最需要考虑的方面是维氏硬度和极限拉伸强度,建议最小氏硬度为200,极限拉伸强度至少为75000Psi,故选择烤瓷合金即可。而阳性部件的更换也非常简单,无需磨除树脂基托,只用专用工具磨除阳性部件,便用就位工具压入新的阳性部件就可完成。微型太极扣是一种世界上最小的弹性附着体,高度2.0mm,宽仅3.4mm,适用于牙合 龈距4mm的可摘义齿修复,同时提供足够的固位力。本组病例中共使用了微型太极扣附着体11对(单侧4对,双侧7对),临床随诊观察,均固位良好,效果满意。 附着体义齿的修复设计是影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末端游离缺损附着体义齿多采用冠外附着体。而如果缺牙数较多,选择用刚性附着体作为固位体,缺牙区人工牙受力时基牙受到较大的扭力和负荷,将给基牙带来更大的损伤,所以应选用弹性附着体[2] ,而太极扣附着体具有0.4mm范围内的垂直弹性和万向绞链连接,附着体转动轴区域基牙与义齿的结合部分有适当的缓冲间隙,义齿与基牙之间有一定的可动度,减轻了基牙牙周支持组织应力,防止了基牙的牙周组织创伤[3]。在技工制作时,双侧游离缺损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必须保持两个弹性附着体的转动轴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两个转动轴不在同一支点上,义齿受力时弹性连接的附着体无法起到缓冲作用,基牙的负荷仍会较大[4]。因此,在义齿修复设计和制作应充分考虑附着体放置时转动轴与支点线以及牙槽嵴顶连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发挥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的弹性连接应力缓冲效果。 佛吉尼亚牙学院测试得出,使用太极扣附着体时基牙受力约为咬合力的20%,80%为牙槽嵴受力。在本组病例随诊中,未发现有基牙松动现象,同时,因附着体固位力适当,避免了游离端义齿基托下沉,在临床观察中,牙槽骨吸收均不明显,未因骨吸收而做重衬处理。其中1例双侧游离缺损附着体义齿中附着体磨损偏重,经查双侧附着体就位道基本一致,但患者摘戴义齿时有用牙咬入的习惯,估计与此有关。另有1例患者试戴后口感一般,其对牙合 牙也为活动义齿,使用时缺少正中咬合感,此与临床设计失误有关,应引起重视。 经临床随诊观察:Sterngold太极扣附着体可提高局部义齿的固位力,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缩短了患者对活动义齿的适应时间,值得推广运用。 参 考 文 献 [1]马轩祥 赵铱民 . 口腔修复学 .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1—285 [2]张富强 . 附着体义齿的临床设计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9):568—569 [3]肖艳 曾剑玉 .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附着体及其基牙、支持组织的应力分析 . 北京口腔医学,2004,12(1):59—62 [4]张富强 . 附着体义齿 . 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4—17 作者单位:宁波海曙口腔医院修复科 宁波市开明街413号(315000)电 话:0574—66896060
来源:中华口腔修复网